“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新华社“深海一号”8月19日电(记者王聿昊)19日,蛟龙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潜航员傅文韬、首次赵晟娅以及来自哥伦比亚的搭载j9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外国第2潜次作业,这是科学“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8月19日,蛟龙号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与“蛟龙号”合影。首次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据傅文韬介绍,搭载当天的外国下潜在西太平洋海域一座尚未正式命名的海山山坡进行,重点对底栖生物和水体环境进行调查,科学观察拍摄了海底生物分布情况,家下采集到多个品种的潜作海参、海绵、蛟龙号j9冷水珊瑚以及底层海水、沉积物等样品。当日最大下潜深度为3333米,水下作业约6个小时。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完成下潜后,接受潜航员赵晟娅的泼水庆祝。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右)完成下潜后,与孟加拉国科学家阿卜杜勒·卡里姆在船上实验室交流深海生物样品采集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从事海洋生态保护研究的安德烈斯说,此次下潜是他最宝贵的人生经历,船上各个团队的成员都给予他大力支持。“中国的潜航员不仅精通潜水器驾驶,还是海洋生物专家,他们带领我辨认了很多海底生物,采集到长度近半米的海参等代表性样品,我们高效完成了科学目标。”
本航次境外首席科学家、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邱建文表示,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是中外科学家携手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宝贵机会。大家来自不同国家,擅长海洋生物、地质、生态等不同领域,但都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了彼此的研究。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准备进舱,参与“蛟龙号”下潜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左)完成下潜后,与中国科学家在船上实验室处理下潜采集到的深海生物样品。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局组织,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实施。中外科学家计划在西太平洋海域借助“蛟龙号”进行18次下潜作业,围绕海山这一深海典型生态系统和环境开展调查。
- ·百姓“药篮子”怎样升级?国家医保局权威解读
- ·粤北珠三角周末有连续暴雨!广东未来一周强降水频繁
-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
- ·广州:2025年试点建成首批20所市级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 ·第六届知交会暨地博会闭幕,促7.1亿元地标产品交易
- ·精准对接!广州南沙40余个单位、百余个岗位招博士
- ·广东产业援疆重点项目巡礼(一)|绿电亮沙海,文化润人心
- ·运行一年,“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突破38亿元
- ·中消协提示:未成年人理性“吃谷” 谨防消费陷阱
- ·4月20日10时广东将防汛IV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 ·广东发布暴雨防御提醒:请密切关注当地预警信号
- ·12.5万外国采购商背后的广交“新”引力
- ·明年中国的经济将如何应变?专家解读
- ·深化粤港交流机制建设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三周年“成绩单”亮眼
- ·小冰雹+强降水+雷暴大风!广东天气即将有变
- ·韶关启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多地红色暴雨信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