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剧表演艺术家李焕霞:用青春守护汉剧 让传统焕发光彩
从艺35年,广东光彩送戏下乡的汉剧焕霞护汉焕足迹踏遍全市100多个乡村,被戏迷誉为“下乡皇后”的表演九游美誉……对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表演艺术家李焕霞来说,艺术用青汉剧已融入了她的家李剧让生命,是春守传统她一生的追求。
李焕霞在《春娘曲》中饰演王春娘
师从名家 精进不休
今年是广东光彩李焕霞从艺生涯的第三十五个年头,而与广东汉剧的汉剧焕霞护汉焕缘分,还得从她读初一时说起。表演
“1987年,艺术用青梅州艺术学校的家李剧让老师来我的老家梅县松口招生,寻找学习广东汉剧的春守传统好苗子。我的广东光彩九游奶奶是汉剧戏迷,极力推荐我去试一试。汉剧焕霞护汉焕”据李焕霞回忆,表演虽然当时因为年龄等原因没能入选,但是梅州艺术学校的王南玉老师记住了她天生的好嗓子,在1990年广东汉剧院培训班招收学员时,王南玉老师亲自写信告知。那一年,16岁的李焕霞如愿考进了广东汉剧院,工青衣和花旦,开始了她的艺术人生。
李焕霞在《闹严府》中饰演严兰贞
“在学艺过程中,我特别幸运地遇到了我的师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汉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汉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梁素珍。”李焕霞说,每一次看师傅的演出和教学,内心都觉得很震撼,她总能够与所扮演的角色融为一体,大师风范,眉目皆情,把人物演活。而除了毫无保留地传授表演经验,梁素珍还经常与徒弟们分享人生道理,提点弟子。
“先学做人,再学做戏。师傅常常讲,作为一名汉剧演员,一定要克服自我膨胀,要学会自我降温,不断在表演上精益求精。”李焕霞说,也正是受师傅的鼓励,为了让自己在身段动作、情感流露等表情方面有更大的提升,2007年,李焕霞报读了中国戏曲学院,脱产学习两年。2009年学成归来后,李焕霞眼界更宽,技艺日进,驾驭起舞台角色来也觉得游刃有余了不少。
爱岗敬业 誉满寰中
干一行,爱一行。李焕霞从老一辈汉剧传承人身上看到了独具匠心的执着付出与坚守,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汉剧代表性传承人,她也身体力行地践行着汉剧人的精神。自进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开始,李焕霞不断地把汉剧送进学校、驿站、乡镇、社区,无论有多辛苦李焕霞也很少缺席。
李焕霞在《秦香莲》中饰演秦香莲
“90年代初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交通条件,甚至连歇脚的宾馆都没有,下乡可是要背着被袋去的。”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院长张广武说,送戏下乡是最累人的活,当时还不满20岁的李焕霞却从未喊苦喊累,跟着大部队有时候一演就是一星期,全市8个县(市、区)100多个村庄,甚至潮州、揭阳、珠三角,都有李焕霞的足迹,从那个时候开始,戏迷们便亲切地称呼她为“下乡皇后”。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谈起初衷,李焕霞动情地说,300年来,广东汉剧一直是“客家人的大戏”,把广东汉剧的舞台延伸到百姓家门口,让百姓共享改革开放的文化成果,是党的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李焕霞在《贵妃醉酒》中饰演杨贵妃
如今,除了演员的工作外李焕霞还兼顾梅州艺术学校汉剧幼苗班的教学工作,着手培养广东汉剧新一代表演人才。“作为广东汉剧的文艺工作者,我有义务参与广东汉剧的传承和普及工作,我也必将为之付出努力。期待客家传统艺术舞台上涌现更多优秀人才所创造的生动形象,祝福广东汉剧。”李焕霞说。
人物名片
李焕霞,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16岁师从广东汉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梁素珍,为广东汉剧“梁派唱腔”传人。从艺35年来,李焕霞先后主演《花灯案》《闹严府》《秦香莲》等二十多台剧目,被誉为广东汉剧“下乡皇后”之美誉。
曾获广东省第三届、第五届戏剧演艺大赛金奖,广东省第十二届艺术节表演奖。被评为梅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先进个人、广东省“新世纪之星”。
文/梅州日报记者:何梓瑜
图片由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提供
编辑:张晓珊
审核:练海林
- ·跨越千里川皖生命接力
- ·这款冰箱贴为何一“冠”难求?来看主创团队揭秘
- ·近5年我国累计发布161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多名中国公民遭遇换汇诈骗!驻沙特大使馆发布提醒
- ·一季度白云边检入出境外国人达126.5万人次 比去年同期增长45.7%
- ·台风“潭美”停止编号 “康妮”将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
- ·石棉县人民法院全面落实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 ·第41次南极考察|“雪龙兄弟”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 ·夏凤俭彭映梅会见中国联通四川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谭明
- ·外交部:中方高度重视全球生物安全治理
- ·讲究卫生预防手足口病
- ·川农大志愿者福利院看望老人
- ·广铁迎来假期客流最高峰,今日预计发送旅客285万人次
- ·石棉县公安局回隆派出所查获一起私藏枪支、弹药案
- ·陕西西安一小学教师在操场踢打两名学生?校方:已停职
- ·WTT法兰克福冠军赛:王楚钦3比0战胜户上隼辅,晋级男单16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