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挡不住“采青”热情!广州天河CBD猎德、石牌村龙船“苏醒”
6月1日下午2点,采青在广州天河CBD,风雨猎德村、住热州天j9石牌村一年一度的情广龙船采青仪式正在进行。村民们扛着龙头、猎德龙尾、石牌神斗、村龙船苏铜锣、采青罗伞、风雨百足旗等,住热州天神采奕奕出发。情广龙船在河涌上来回游弋,猎德“沉睡”的石牌龙船彻底醒过来了。
恰逢儿童节,村龙船苏即便天上下起台风雨,采青也难挡“采青”热情。j9在现场,村民们几代同堂,大小朋友一起扒龙船,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据悉,“采青”是龙船活动的重要仪式之一,沉睡了一年的龙船经“起龙”仪式后仍缺点“灵气”,这时便需要“醒一醒”,让其抖擞精神,生猛起来,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今年的龙舟活动。
生猛
风雨无阻,共同向前
“顺风顺水!”6月1日下午1点,猎德村的村民们便来到猎德涌边,他们扛起龙头、龙尾,准备下水。
在石牌村一年一度的龙船采青仪式上,村民们扛着龙头、龙尾、神斗、铜锣、罗伞、百足旗等,神采奕奕地向珠江新城石牌新涌出发。6条龙船已经停靠在涌面上,等着帮它“扮靓靓”。
“今年,我们有12条船采青,适逢六一儿童节,也是双喜临门。采青本身就是寓意着龙舟竞渡活动正式开始的仪式,也含有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寓意。今天刚好在下雨,龙舟水淋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一种祝福。风雨无阻、共同向前,一直都是龙舟精神的所在,也是我们每个猎德人追求的力量。”猎德村文化工作者陈慧君说。
热闹
龙船“苏醒”,精神抖擞
石牌村民们将扎着红绸球的龙头、龙尾安装至船身,寓意鸿运当头;架好锣鼓,将各色罗伞、百足旗、神斗依次插在龙船上,装备齐全的龙船瞬间精神抖擞、威风凛凛;接着,村民们将寓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青绿禾苗摆放在船头船尾,寄托美好祈愿。随后,锣鼓声响、鞭炮齐鸣,大家分工合作,挥旗的、敲锣的、打鼓的、划船的,龙船在河涌上来回游弋,“沉睡”的龙船彻底醒过来了!
他们准备出发前往珠江口,迎接2艘新龙船“回家”,不多一会儿,8条龙船齐聚河涌上。岸边人山人海,鞭炮声、锣鼓声、加油声交织成一片,热闹非凡,8条游龙“飞驰”在珠江新城高楼间的河涌上,一时间仪式感、氛围感齐齐拉满。
笑称自己打“飞的”过来的华侨潘先生感慨道:“端午节的热闹景象在我心中更胜春节,龙船文化从小刻在我的DNA中,没有哪个节日能让我们大家从各地赶来。只要龙船鼓一响,我都会回来参加。”
传承
三代同舟,赓续“船”承
“扒龙船”在广东至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作为民俗类项目也早已被列入省级非遗。石牌村龙船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深受村民喜爱。
石牌村历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希望通过搭建更多平台,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参与其中。为此,龙船采青日专门安排在周末,以便让更多的年轻一代有机会体验扒龙船。
今年的采青活动恰逢六一儿童节,龙船上坐满了身穿迷你龙船衫的小朋友,在长辈的陪伴下,他们有模有样地敲锣、挥旗、划水,龙船还未出发,就已经玩得不亦乐乎。
在水花碰溅声中,交织出一幅“大手拉小手”传承龙船文化的和谐画面。采青扒龙船活动中,有近50年“龙船龄”的桡手,也有从小接受本土龙船文化熏陶、有着浓浓“龙船情结”的年轻一代。他们年龄不同,但热爱龙船文化的心相同,在这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祖孙三代齐聚一船。
石牌村此次体验扒龙船的孩子中年龄最小为6岁,他爷爷说:“小时候除了扒龙船感受龙船习俗,我们还会在河边洗手、洗脸,甚至洗澡。洗洗龙船水,龙精虎猛、精神爽利。现在我带着孙子一起扒龙船,讨个好意头,希望他健康快乐地长大。”
知道自己可以体验扒龙船的池睿扬小朋友,一早就拿着自己的小木桡,和爸爸从祠堂一路跟到河涌,迫不及待想要上船体验一把,他说“长大了我也要扒龙船”。
南方+记者 郭苏莹 刘力勤
实习生 倪睿超
- ·国家医保局: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严监管
- ·两警务人员街头互殴,当地警方深夜通报:两名辅警解除劳动关系
- ·对话广东防汛现场救援人员:多次潜入浑浊河水拧紧阀门防倒灌
- ·北江出现50年一遇洪峰,广东启动北江大堤
- ·石棉县蟹螺藏族乡《蟹螺情缘》获三等奖
- ·北江出现50年一遇洪峰,广东启动北江大堤
- ·投入现场安保力量1.8万余人次!广州警方完成第135届广交会第一期安保工作
- ·中央网信办:整治自媒体摆拍造假等无底线博流量行为
- ·“蒙顶好声音”持续唱响茶乡魅力
- ·直击北江防汛一线:此前失联的江湾镇已经恢复联系,镇内搭建应急通讯设备
- ·硬仗,书记省长“时时放心不下 ”,各地守土有责
- ·我们为什么可以永远相信广交会?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雅安市移交第七批信访件
- ·广东绥江河原水水源不足,将进行分时段供水?谣言!
- ·强降雨致广东多地内涝 全省消防已营救疏散被困群众1534人
- ·国内首座国产9F5型燃机数字电厂年底在惠州投产